广东省预计晚稻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
9月24日,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2024年第16期)》,预计全省晚稻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
一、发生趋势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50万亩次。
钻蛀性螟虫:中等发生,以二化螟为主,大螟和三化螟局部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稻粉虱:在粤西及珠三角地区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稻跗线螨: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次。
稻瘟病:偏轻发生,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细菌性条斑病:在沿海及受台风影响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白叶枯病:西南和东部沿海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此外,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稻蝽、稻叶蝉等在部分稻区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防治建议
晚稻中后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时期,也是重大病虫集中为害时期,各地要站在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确保粮食安全的政治高度,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一要做好病虫监测预警。采取系统监测与大田普查相结合、智能监测与人工调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准确掌握田间发生动态和趋势,把握好防治适期和防控区域。二要科学防控病虫。遵循“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的原则。稻飞虱要采取“压前控后”治理策略,后期要重点防控褐飞虱,防止大面积“穿顶”;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要抓住低龄幼虫高峰期适时用药;稻瘟病要抓好破口期和齐穗期两次防治;老病区及台风暴雨多发地区要做好细菌性病害的预防。三要选用高效机械,抢晴施药。推广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机械施药作业,抓好抢晴施药和防效检查,漏治和防治不到位的田块要及时进行补防。施药时要做好佩戴口罩、手套等安全防护措施。四要选好对口药剂。稻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等药剂;稻纵卷叶螟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钻蛀性螟虫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溴氰虫酰胺、多杀霉素、毒死蜱等药剂;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药剂;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嘧菌酯、春雷霉素、肟菌·戊唑醇等药剂;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可选用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噻霉酮、噻森铜、春雷霉素等药剂。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