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通报甜菜夜蛾发生情况
9月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发布《植保情报》,通报当前甜菜夜蛾发生情况。
甜菜夜蛾具有假死性、隐蔽性、暴食性等特点,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甜菜夜蛾在宁夏已由偶发性害虫上升为常发性害虫。今年8月下旬以来,自治区病虫监测点监测显示,甜菜夜蛾诱蛾量明显增加,单日最高达到1543头。预计未来将危害秋茬蔬菜等农作物。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开展防治,确保蔬菜等农作物安全生产。
一、危害症状
甜菜夜蛾初孵幼虫聚集在叶子背面,吐丝结网,在网内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形成透明的小孔;幼虫3龄后,开始分散损害叶片,可将叶片啃食成缺刻,甚至孔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和叶柄。
二、发生情况
诱蛾情况:全区32台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显示,8月3日至9月3日甜菜夜蛾诱蛾量逐步增加,累计诱蛾11923头,其中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和石嘴山市诱蛾量明显高于固原市。
蛾峰期:甜菜夜蛾诱蛾量分别于8月14日、24日出现高峰,单日诱蛾量分别为378头和804头,9月1日出现明显蛾峰,单日诱蛾1543头。
三、防治建议
1.农业防治。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随即翻耕,减少害虫繁殖的场所。
2.理化诱控。①灯光诱杀。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应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或杀虫灯进行诱杀。②性诱诱杀:每亩设3~5个性诱捕器,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苦参碱等生物制剂于卵孵高峰至1~2龄幼虫盛期防治。
4.化学防治。1~3龄幼虫高峰期,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氟啶脲、茚虫威等药剂防治。间隔5~7天再次用药,连喷2次。注意交替使用农药和施药安全间隔期。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