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美国 EPA 评估氟吡草酮、 苯并烯氟菌唑的潜在生态风险

发布时间:2024-11-28 16:13:24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余露

近日,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两份重要的生物学评估(BE)草案,涉及农药氟吡草酮和苯并烯氟菌唑对濒危物种的潜在影响。这份评估是EPA根据《濒危物种法》(ESA)要求进行的,旨在评估这两种农药对联邦濒危和受威胁物种及其指定关键栖息地的可能影响。

此次评估的背景可追溯至2015-2016年,当时生物多样性中心和食品安全中心就EPA未能评估包括氟吡草酮和苯并烯氟菌唑在内的五种农药对列名物种的影响提起诉讼。2022年,法院批准了一项协议,要求EPA在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最终评估。本次发布的草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

在这份全面的评估中,EPA审查了这两种农药对美国及其领土内1725个列名物种和944个关键栖息地的潜在影响。评估结果显示,这两种农药对大部分物种和栖息地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对于氟吡草酮,EPA的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它对26%的列名物种和58%的关键栖息地无影响。然而,对63%的列名物种和17%的关键栖息地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但不至于导致濒危或栖息地的不利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有7%的列名物种和22%的关键栖息地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威胁,存在导致濒危或不利改变的风险。

苯并烯氟菌唑的评估结果略有不同,它对13%的列名物种和25%的关键栖息地无影响。大约65%的列名物种和 46%的关键栖息地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但影响程度不足以导致濒危或栖息地的不利改变。然而,仍有12%的列名物种和 9%的关键栖息地面临潜在的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濒危或栖息地的不利改变。

氟吡草酮是先正达继磺草酮、硝磺草酮之后成功上市的第3个三酮类除草剂,为HPPD 抑制剂,这是近年来该类除草剂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主要用于玉米、甜菜、谷物(如小麦,大麦)等作物,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对两耳草、稗草、小飞蓬、苋菜、虎尾草和穇子、问荆、地肤;三裂叶豚草、苍耳等大型种子阔叶杂草防效较高,尤其是那些已经对ALS抑制剂类和生长素类除草剂和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具有优异的防效。

苯并烯氟菌唑是由先正达发现的吡唑酰胺结构的SDHI类杀菌剂,分子中同时含有独特的苯并降冰片烯基团,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苯并烯氟菌唑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Phakopsorapachyrhizi),小麦上由壳针孢菌(Septoria spp.)引起的病害(如叶枯病等)、白粉病、锈病、全蚀病、基腐病,花生黑斑病,玉米小斑病、灰霉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效。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