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盯着行业内卷的坏处,其实内卷的好处也不少
现在农资行业提到内卷,讲的更多的是内卷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高度同质化、“价格战”导致行业微利甚至无利等。
今天,笔者“反其道而行之”,着重讲一讲内卷给农资行业带来的十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内卷加速行业洗牌
几乎所有行业大致都会经历五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野蛮生长”、“跑马圈地”、“市场洗牌”、“秩序重建”和“回归本质”。其中“市场洗牌”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拐点,也是行业由“粗放式经营”走向“精细化经营”的转折点。
显而易见,内卷会加速行业洗牌,把那些没有实力、没有技术、没有资源或缺少人才的企业淘汰掉,对于整个行业的净化和健康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相信经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无论是农药还是肥料企业的数量都会进入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第二个好处:内卷逼迫企业升级
内卷一个行业从“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的显著特征。
当行业处于增量阶段时,企业只需要投入更大的产能、推出更多的产品、招聘更多的员工、开发更多的渠道,即可保证业绩的持续增长。存量则意味着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上限,“做加法”这种简单粗暴的经营手段已经很难驱动业绩的增长,转型升级将成为企业的必由之路。
2024年,我们发现:很多农资企业在抱怨连连、叫苦不迭的同时,那些资源、技术或团队见长的企业,却依然活得风生水起、潇潇洒洒,因为这些企业在内卷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升级。
第三个好处:内卷激发员工潜能
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企业都在忙着招兵买马、扩大地盘,曾几何时,“人海战术”是农资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而“人海战术”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为基层业务人员“混日子”提供了温床。
随着行业内卷的加剧,裁员无疑是广大农资企业降本增效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企业一旦裁员,那么那些“混日子”的业务员将首先面临失业。显然,行业内卷将会提升销售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人效。
第四个好处:内卷提升服务质量
增量时代,企业即便服务差一些,甚至没有服务,但只有手里有产品,照样不愁卖。但是在内卷时代,那些没有服务、不重视服务的农资企业将失去生存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开始重视并加大对渠道的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支持。
第五个好处:内卷强化客情关系
过去处于增量阶段的时候,绝大多数农资企业不缺客户、不缺市场,那时候的厂商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利益关系。而内卷时代,传统以利益为纽带的厂商关系将受到挑战。
内卷逼着农资企业的“一把手”主动走到市场一线,倾听渠道商的声音;也逼着农资企业开始关注渠道商的需求,强化与渠道商间的客情关系。
第六个好处:内卷驱动营销升级
内卷意味着门头、海报、单页、墙体广告、两田三会、促销活动等传统营销手段的失效。故此,内卷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短视频、直播等新型营销工具,时至今日,新媒体部门已成为农资企业的标配,新媒体培训已成为企业年会必不可少的“招牌菜”。
第七个好处:内卷降低运营成本
在行业日子好过、赚钱容易的时候,不少农资企业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头等舱、商务座、五星级酒店已经成为企业高层出行的必备;年终会议的规模越搞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企业的运营成本日益攀高……很多不必要花的钱都浪费在了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上了。
行业内卷让农资企业开始重视成本控制,学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企业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如技术升级、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品牌打造等。
第八个好处:内卷造就极致产品
“一证多品”时代,农资企业开发新产品如同旧社会农民生孩子一样简单,不过是多个牌子、多套包装而已。相信2025年随着“一证一品”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行业内卷将会更加残酷。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其弊也必有其利。“一证一品”也会让农资企业把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与推广上,这有利于企业打造出更多、更有竞争力的大单品。换言之,“一证一品”带来的内卷或许会造就更多的极致产品。
第九个好处:内卷消灭行业“混子”
每个行业都有不少滥竽充数的“混子”,“混子”是行业红利期泥沙俱下的必然产物。“混子企业”虽然没有好的产品,也没有好的技术和服务,但是因为入行时间早,享受到了行业爆发式增长的红利,不仅赚到了钱,而且在市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行业内卷将让那些缺乏竞争力的“混子企业”原形毕露,把它们“凭运气赚来的钱凭本事赔光”,最终逼迫其退出市场,让行业得以净化。
第十个好处:内卷创造新的机遇
内卷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一些企业万劫不复,也会让一些企业破茧成蝶。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内卷也会给行业和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如传统营销卷,会逼着企业主动探索新营销、甚至转型线上,从而创造新的生机和未来。
如低端市场卷,会逼着企业投入研发,推出技术含量更高、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中高端产品。
如国内市场卷,会逼着企业试水海外市场,做大出口规模,或许会造就一批世界级的农资企业。
作者为《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新营销架构师和新营销专栏作家、重庆新引擎农业创始人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