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还不是会员?请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计量大学筛选出防治茭白胡麻斑病推荐药剂

发布时间:2024-12-13 15:48:01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作者:刘刚

茭白是我国第二大水生蔬菜,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其可食用部分是茭白植株与菰黑粉菌互作后形成的膨大肉质茎。已有研究表明,菰黑粉菌的含量对茭白产量和孕茭表型(正常茭、灰茭和雄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茭白病害日趋严重,而大部分杀菌剂在控制茭白病害的同时对茭白中菰黑粉菌的生长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杀菌剂的滥用已危害茭白产量、品质及种苗质量。

基于此,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选取4种常用杀菌剂,首先进行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试验,结合杀菌剂处理下茭白的产量测定结果,明确不同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再通过体外药敏性测定分析各杀菌剂对菰黑粉菌增殖的抑制情况,并利用麦胚凝集素(WGA)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跟踪观测药剂处理后茭白植株中菰黑粉菌的含量和分布,以期筛选出能高效防治胡麻斑病且对菰黑粉菌生长和增殖影响最小的杀菌剂。

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对胡麻斑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效果(EC50=1.101mg/L)和田间防效(64.75%)显著高于醚菌酯(EC50=3.886mg/L,62.78%),稍弱于苯醚甲环唑(EC50=0.834mg/L,70.11%)和嘧菌酯(EC50=0.640mg/L,70.20%),但这4种药剂在对发生胡麻斑病的茭白田块当季产量的提升作用方面无显著差异。此外,苯醚甲环唑对菰黑粉菌在植物体内、外的增殖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会加速茭白种性变异,而吡唑醚菌酯对菰黑粉菌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在茭白体内菌丝增殖的影响均显著小于其它供试杀菌剂,因此推荐吡唑醚菌酯用于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治。

截至2024年10月底,在我国茭白上登记的杀菌剂产品共有18个,其中16个用于防治胡麻斑病(丙环唑15个、咪鲜胺1个),2个用于防治纹枯病(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各1个)。


编辑人员:马荟
相关文章推荐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

查看全部评论
  • 热门评论
  • 最新评论
回复
回复内容
保存 关闭